推荐产品
空气源热泵行业的这场绝地求生 有多少品牌最终会在安全区以内?
目前网络上最火的游戏莫过于《绝地求生》,除了刺激的打斗和激烈的战争之外,这种不断缩小安全区并且最终在一个无法隐藏的极小范围中一分高下的模式,才是最吸引人的。
去年,空气源热泵行业的日子还是比较滋润,年底分账之后,老板们换车的换车,买房的买房,扩厂的扩厂。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在为来年做基础。热泵人苦不苦?苦!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春节期间,还看到某企业在为热风机产品的下线作为最后的冲刺,加班加点进行微调与测试。显然,他想着未雨绸缪,但是目前的情况应该说是大相径庭,想必他的压力现在会很大吧。前几天遇到一个2017年销售规模3000万左右的广东企业老总,为了实现今年5000万的目标他已经连续出差了40余天。在回到工厂将出差所见所闻交代之后,看到他的朋友圈,发现他又已经在路上。这些小例子,只不过都是我们热泵人辛勤的缩影。
时至年中,按照去年的节奏本应该是可以忙碌的日子,但是今年的行业却显得出奇的平静。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虽然看似利好的消息很多,但是没有落地的好消息最终都是烟雾弹。目前的这种平静可以分成俩种意思来看:第一种情况,确实没单。截止到现在为止,去年在北方有所斩获而今年颗粒无收的企业不在少数,单单北京一个地方就给很多企业今年泼了一盆冷水。一些大型空气源热泵厂家虽然面对压力,但是毕竟还拥有此外多年所积累下来的资源。对比他们,那些中小企业缺乏足够支撑的北方渠道,出货就显得更加困难。此外,这其中还包括了另一类企业,那就是自身并没有渠道,完全依赖集中式供暖工程项目型为主的企业,“三月不开单,开单吃一年。”他们的平静是一种无奈与无助。某浙江空气源热泵厂家负责人直言,“我们现在不想去谈发展,先谈生存,生存下来了才有资格说发展。”他的想法想必代表了相当数量企业的心声。“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走一步是一步,在事关生存的阶段先应该谈生存问题。
某企业为今年采暖市场的备货堆满了工厂空地
第二种情况,属于一些到目前已经完成了今年采暖备货,等待市场爆发的企业。相比那些观望不敢动的企业,这一类企业有着相当的魄力。4、5月份,他们就集中进行大生产,把今年预想的库存备足,从而精心等待接下来市场的召唤。显然,这是一场有风险的赌博,赌注就是2018年企业资金链流畅与否。从目前来看,这场赌博的风险是极大的,北京今年招投标的情况就让他们脊背一凉。很难说这场赌博的最终结果如何,但是由于提前准备与实际情况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必然存在的,譬如他们就未曾想过变频产品较之去年有如此之大的需求,而那些已经放入库存相当数量的定频产品将如何销售?此外还有那些库存相当数量的热风机,也并没有像去年预估的那样迅猛。他们的平静是一种带着渴望的煎熬。
某企业空旷的生产车间
我们在上半年对于广东、山东以及浙江区域进行过走访,针对以上两个群体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其实,今年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只是主机企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对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冲击也非常大。特别是对于相关配套的中小型上下游企业更是重击,那些经过精心市场培养投入已经在去年进行送样并且此前承诺在今年合作的企业皆因为目前的不利局面而无限期的延迟合作。对于他们只有两个字,等待~
最后提一下热风机,据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的主机厂老板一坐下喝茶必谈热风机,时至4,5月份的时候,好像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而通过对于主机以及上下游企业的检测来看,的确现实与预期相去甚远。热点毕竟只是热点,化为现实未必是板上钉钉,就像是前几天赛前大热的型男天团德国队,结果却被一群体小个子的墨西哥踢得狼狈不堪。
遥记得,去年下半年某广东招牌空气源热泵厂家大佬对我说过的话,“2018年应该有点难,但是日子还是能过过;但是到了2019年绝对将是整个空气源热泵行业的一道分水岭,可能连我们都熬不过去。”而近日与他的沟通中,他只从牙缝里蹦出六个字“我们勉强支撑!”。 很佩服他的前瞻性判断,也很感慨他目前的处境,有些问题并不是你想到但是就能够解决的,目前的热泵行业就存在的这个问题。此外,可能谁都没有想到困境会来得如此之快。当然今年也有一些中小型的生存状况比较理想,但是他们并不代表目前整个行业的现状。
这场空气源热泵行业的大逃杀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安全区差不多已经缩小到了极限,而谁又能够绝地求生?游戏可以重来,今年对于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毕竟很多品牌是从2017年开始就押宝今天的战局。早在去年的时候,我们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盛势面前可以掩盖问题,颓势面前则要爆发问题,别被面前的喜人局面冲昏了头脑。对于空气源热泵行业来说,更需要居安思危。”战事已至,试看我们空气源热泵行业中有多少品牌能安然无恙在这场绝地战争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