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产品
空气源热泵将在山东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这些方面大显身手
为了更好地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山东出台了相关工作的实施细则,从这一万多字的细则中,我们摘取了与空气源热泵供暖相关的内容,以供行业从业者更加便捷地从中找到工作的重点与方向,更好地参与到山东地区的清洁供暖工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贡献。具体内容如下: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关要求,强化2018—2019年秋冬季(2018年10月—2019年3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在巩固全年空气质量改善成果的同时,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秋冬季目标任务,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巩固并扩大今年以来全省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在全面完成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区域各市完成国家下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即: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7个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以下简称7个传输通道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至4%,其中,济南市同比下降2%、淄博市同比下降2.5%、济宁市同比下降2.5%、德州市同比下降1.5%、聊城市同比下降3%、滨州市同比下降2%、菏泽市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持续下降,其中,济南市和滨州市持续改善,其余5市同比减少1天(数据均以国控站点统计)。
(二)实施范围。重点是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7个传输通道城市;部分重点任务扩大到全省17市。
(三)基本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我省实际,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细化国家重点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督导调度,严格督察问责,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1.有效推进清洁取暖。集中资源大力推进散煤治理,7个传输通道城市按照2020年采暖季前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的任务要求,制定三年实施方案,确定年度治理任务。要兼顾农业大棚、畜禽舍等散煤替代工作,同步推动建筑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他城市完成省清洁取暖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坚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技术路线,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积极推广利用太阳能光热和集中式生物质能。根据各市散煤治理任务需求,合理分配下达天然气气量,优先向7个传输通道城市倾斜,优先推进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大的地区散煤治理。各市在优先保障2017年已经开工的居民“煤改气”“煤改电”项目用气用电基础上,根据年度和采暖期新增气量以及实际供电能力合理确定居民“煤改气”“煤改电”户数,对于以气代煤、以电代煤等方式,要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在气源电源未落实情况下,原有取暖设施不予拆除。
按照国家要求,7个传输通道城市至少完成散煤替代45万户,其中,济南市完成3.3万户、淄博市完成10.2万户、济宁市完成8.73万户、德州市完成5万户、聊城市完成9.6万户、滨州市完成1.2万户、菏泽市完成7万户,其他城市按照我省要求完成目标任务。7个传输通道城市要建立散煤治理确村确户清单,由省生态环境厅汇总后报生态环境部。各市要以乡镇(街道)或县(市、区)为单元整体推进,完成散煤替代的地区,采取综合措施,防止散煤复烧。严厉打击劣质煤销售,确保行政区域内使用的煤炭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煤炭质量标准。
2.开展锅炉综合整治。依法依规加大燃煤小锅炉(含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淘汰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制定并落实供热衔接方案,在确保供热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优先利用热电联产等清洁供暖方式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2018年12月底前,7个传输通道城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按照国家要求,济宁市完成2台150蒸吨锅炉改造,聊城市完成180台258.5蒸吨锅炉改造,其他城市加快推进,按时间节点完成。
3.加快清洁燃料替代。对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等,加快使用清洁能源以及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进行替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各市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
(二)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配合生态环境部对7个传输通道城市持续开展的强化专项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拉条挂账”式管理,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根据全省和各市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省生态环境厅适时开展对其他10个市督查工作,督促解决突出问题。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统筹中央和省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使用方式,向传输通道城市和任务量较大的城市倾斜。支持依法合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完善上网侧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延长采暖用电谷段时长至10个小时以上,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采暖用电的市场化竞价采购机制,采暖用电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谷段输配电价减半执行。农村地区利用地热能向居民供暖(制冷)的项目运行电价参照居民用电价格执行。出台港口岸基供电优惠政策,降低岸电运营商用电成本,鼓励各地加大对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和经营的补贴力度。各地要健全供热价格机制,合理制定清洁取暖价格。
(四)全力做好电源气源供应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按照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冬季保供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切实保障采暖季电源气源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各市对“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应给予支持,统筹协调“煤改电”“煤改气”建设用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要加大与清洁供暖相关的配电电网改造力度,与相关城市统筹电代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按照“散乱污”企业取缔处置要求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要求,严格落实电力供应要求。各市要建立电力和燃气管网快速应急抢修队伍,确保发生电力和燃气管网事故状态下,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五)配合生态环境部落实考核问责要求。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每月公开全省17城市及164县(市、区)空气质量现状和改善情况排名,向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达不到序时进度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城市下发预警函。配合国家做好有关约谈问责和实行区域环评限批等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对发现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考核结果直接认定为不合格,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六)加强舆情引导和宣传教育。各市要统筹安排宣传引导工作,制订本地攻坚行动宣传方案,切实做好采暖季大气污染防治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测工作。每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通报攻坚行动进展情况,主动回应媒体和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鼓励公众自觉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攻坚行动的良好氛围。
小结:从上述细则不难看出,空气源热泵除了参与政府集中采购的“煤改电”项目,还能在工商业领域有着很多的应用机会。在政府主机补贴和电价补贴的倾斜下,空气源热泵在山东的大气污染治理环节将会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