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产品
推广商用空气源热泵遭遇五大阻碍?!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统计,2015年全国商用空气源热泵产品市场总量约为0.74万台,与2015年相比,2016年出货总量实现了186%的增长,与2016年相比,2017年出货总量实现了467%的增长。蓬勃发展势头之下也面临着许多发展难题,例如标准缺失、虚假宣传、成本偏高、缺乏补贴等。如何推动商用空气源热泵行业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是需要广大从业者共同探索的问题,本期策划围绕商用空气源热泵的行业瓶颈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邀请四位资深从业者进行探讨。
阻碍一:标准、规范缺失
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是空气源热泵产业发展的基础,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商用空气源热泵产业的标准体系并不十分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行业发展。
对于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缺失,唐旭初深有体会,他说道:“比如在超低温热泵采暖的能效等级上,我看有很多厂家是按照热水机的标准或者是风冷热泵的标准来贴的,为了更好的市场发展,最好是在超低温采暖机上统一标准。另外,现在的商用采暖机招标中,招标的机型不像风冷热泵机组那样有固定的机型,比如65模块或130模块机,这些机型都有固定的参数,只不过是在能效上有差别。在招标文件的制定中有参考标准,但空气源热泵市场没有具体的标准机型,这在采购设备上存在较大问题,同样是24匹采暖机,有的可能在-12℃制热量可以做到42kW,有的可能是45kW或者48kW,这样如果以其中的数据去限制一些厂家的投标,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最好是形成规范,比如制定-12℃国标情况下统一的制热量,在能效上进行对比,让更多的企业把精力放在提高产品能效与品质上。”
王水也指出,相关标准的缺失问题是当前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他说:“我们谈商用空气源热泵的市场情况,首先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商用空气源热泵。”
王水具体介绍到,“商用空气源热泵”是一个极其笼统的概念,涵盖的产品类别也比较多,在众多类别的热泵产品中,与“商用空气源热泵”这个概念相关的主要标准有《GB/T18430.1-2007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25127.1-2010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GB/T21362-2008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根据商用空气源热泵产品使用工况的不同,这类产品还可进一步细分,至少还有“常温”和“低温”的区别,而且这两种产品分别对应不同的产品国家标准。常温型的商用空气源热泵对应的产品国家标准为《GB/T18430.1-2007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该标准确定:适用于名义工况下制冷量50kW以上的集中空调或工艺用冷水机组。低温型的商用空气源热泵对应的产品国家标准为《GB/T25127.1-2010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该标准明确:适用于制冷量50kW以上,以空气为热冷源的集中空调或工艺用热冷水机组,并能在不低于-20℃的环境里制取热水的机组。
解决办法
王水表示,为解决相关标准缺失的问题,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结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编订工作,2018年9月28日,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8五项空气源热泵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对《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工程安装规范》《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安装验收规范》《空气源热泵粮食干燥机》《空气源热泵烟叶干燥机》《空气源热泵烤烟烤房技术规程》五项热泵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未来,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协会带头作用,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不断努力,促进标准的建设和完善。
阻碍二:资本参与模式不成熟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带来的低温商用空气源热泵供暖市场很大一部分需要地方政府开展招投标工作,一些地方的政府机关单位、各个地方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仔种设施农业、农村村庄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工作都为商用空气源热泵提供了潜在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童风喜说道:“政府招标方案的付款方式很难满足大工程的周转问题,工程商对资金的承担还是有一定的压力,无论是对工厂还是工程商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屈涨坤补充说明道:“由于商用空气源热泵比传统锅炉以及燃气锅炉造价都要高,所以很多用户有时候还是会卡在造价这块,而去选择其他的产品,如果能够有部分补贴政策,就能够降低用户购买的成本。另外,在运营费用方面,期待更多地方出台用电补贴政策,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降低商用空气源热泵的使用成本,从而推动用户的选择。”
对于补贴的问题,王水提出,像政府机关单位、各地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等这些依靠政策补贴的市场对政府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大,而能够获得中央财政补贴的地区又极为有限,即便是获得了中央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对地方的冬季清洁取暖工作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解决办法
王水指出,创新资本参与方式可以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可以引入更多资本,可谓一举两得。例如,2017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遴选确定了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12个城市入围首批试点,三年期间地方财政投入约697亿元,并加快完善以市场融资为基础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计划吸引金融机构、企业投入等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为此,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与金融行业相关机构积极开展业务沟通,针对采用商用低温空气源热泵的集中供暖市场,对企业开展交流指导工作,同时致力于在空气源热泵供热采暖行业推广出一条类似于光伏产业的资本参与模式。
阻碍三:招标时间晚引发的工期问题
童风喜提到,现阶段政府的工程前期的预见性不足,前期准备也严重不足,很多项目都是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会造成供货不足的问题,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工程商及厂家都会十分被动。
唐旭初也不约而同地指出,在商用空气源热泵供暖项目的招投标上,有些项目的招投标时间比较尴尬,项目集中在采暖季临近才进行,这样留给后续的安装时间太短,很难保证在供暖期按时供暖。
解决办法
童风喜认为,与项目工程息息相关的甲方、生产厂家以及经销商都应该尽可能早做计划,从而给三方留出足够的时间,这样才能做出一个各方都满意的工程,也更能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因为商用热泵不像标准家电有足够的库存量,它存在一定的针对性,产品种类较多,需要定制方案,不好备货。因此需要早做计划,才能在产销的过程中占据优势。”童风喜说道。
阻碍四:部分厂家虚假宣传
在目前的市场推广上,部分厂家对产品的使用特点宣传有点不符合实际,甚至为了博得眼球,在产品的宣传上已经脱离了产品的实际使用范围。就拿超低温商用采暖机来说,有些厂家宣传-35℃下可以正常运行,但就目前市场上单级压缩的超低温热泵而言,很难在-35℃下运行。过分的宣传将会误导市场,对行业造成不良影响。
解决办法
每个行业都有为一己私利而出卖消费者利益的商家,即使有相关标准对其进行约束,也难以彻底抵制这类商家的存在。目前空气源热泵的普及度尚低,因此消费者很难靠自己的力量甄选出优质的产品。对于企业而言,自律精神尤为重要,毕竟一时的利益难以维系企业长远的发展,因此要呼吁企业提高自律精神。
阻碍五:难寻优质的合作伙伴
空气源热泵行业在政策的驱动下短期内高速发展,但是行业缺乏足够的积累和沉淀,在专业从业者的培育上也明显不足。童风喜就指出,一些大项目的工程商基本上是从其他诸如燃油、燃煤、空调等行业转型进军商用热泵项目,对项目的运行费用、使用效果、风险防范措施等了解程度不足,在和项目负责人的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工程费用的悬殊。企业想发展壮大,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是个问题。
解决办法
行业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有企业自己定期组织培训,也有不少专业的空气源热泵企业办培训班,定期为企业和行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同时,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也联合企业在做专业的培训活动,以期行业得到持续发展。
总结:
持续推进商用空气源热泵的高速增长,需要协会、生产企业、经销商以及行业专家、媒体等多个部门、多方力量协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协会要充分发挥“车头”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使行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作为企业和经销商,要回归初心,提供优质的商用空气源热泵产品,为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和缓解资源压力、降低污染贡献力量;而作为行业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推广专业的企业和经典的案例,为商用空气源热泵的发展发声。总而言之,商用空气源热泵的应用肯定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望各方力量联合起来缩短这个过程。